进入寒露后,申城寒意渐浓,空气中的水分逐渐减少,气候趋于干燥,人体也容易流失水分。我国古代应对秋燥有云:“朝朝饮水,晚晚蜜汤。”寒露食蜂蜜,是我国节令饮食的一大传统。蜂蜜也是适合秋季食用的食物之一,可滋阴润燥,帮助排便。《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记载,蜂蜜具有“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本周,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会长顾振华为大家介绍了蜂蜜的正确选购和食用方法。
蜂蜜为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由于蜜蜂的蜜源植物种类较多、生长环境复杂,可能导致蜂蜜中含有有毒物质。消费者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鲜蜂蜜,有发生中毒的风险,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为预防蜂蜜中毒,建议消费者不要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鲜蜂蜜,倡导消费者选择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过的蜂蜜。
对于爱吃甜食的人来说,蜂蜜真是一种既美味又养生的好食品。然而一勺接一勺地吃蜂蜜?恐怕很少人会如此“浓口味”。经加工过的蜂蜜可直接食用,也可配成蜂蜜水,容易被人体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蜂蜜宜用温水冲泡,不适合用开水冲或高温蒸煮蜂蜜。不合理的加热,会使蜂蜜中的营养物质严重破坏,蜂蜜中的酶失活,颜色变深,香味挥发,滋味发酸。这是因为,蜂蜜营养成分中酶类尤其是淀偻酶对热极不稳定,过度受热后会使抑菌作用下降,营养物质被破坏。
吃蜂蜜不宜过量。一般认为合理的食用量是每天吃一次,每次约一汤匙。在不同时间食用蜂蜜,功效也不同。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显示,蜂蜜对胃酸分泌有双重影响,当胃酸分泌过多或过少时,蜂蜜可起到调节作用,使胃酸分泌活动正常化。比如,在饭前一个半小时食用蜂蜜,它可抑制胃酸的分泌; 如在食用蜂蜜后立即进食,它又会刺激胃酸的分泌。每天睡觉前食用蜂蜜,有助于安神,可以改善睡眠。在干燥的秋季,晨起喝一杯蜂蜜水也是有益的。
1岁以内婴儿不宜吃
食用蜂蜜虽然对身体有好处,但由于其营养成分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不宜与葱、豆腐、韭菜大量同食。这是因为蜂蜜中含有的有机酸、酶等物质可能与这些食物中的物质发生反应,使得营养失效或刺激胃肠道。
有一些人群也不适合使用蜂蜜,比如1岁以内的婴幼儿。这是因为,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蜜蜂在采取花粉过程中有可能把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婴幼儿胃肠道娇弱,抵抗力较差,可能受到侵害。
糖尿病人也不宜服用蜂蜜。蜂蜜中有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各种糖类,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食物的升糖作用主要是通过血糖生成指数体现,如果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位为100,那么我们常吃的白糖为80多,蜂蜜为80左右。可见蜂蜜与白糖的血糖生成指数相近,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当慎重食用蜂蜜。
好蜂蜜透明又浓稠
怎样选购优质蜂蜜呢?首先要从正规渠道选购,购买前查看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包括生产企业、地址、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代号等是否齐全。需注意的是,如配料表中注明有蔗糖、果葡糖浆和其它食品添加剂,这是“蜂蜜制品”,不能称之为“蜂蜜”。
从色泽上看,好的蜂蜜质地细腻、淡黄色或琥珀色,透明度佳。质量差的蜂蜜,通常光泽差且混浊。不同品种的蜂蜜颜色也有所不同,含矿物质较多的蜂蜜一般颜色较深。从气味上闻,纯正的蜂蜜气味天然,有淡淡的花香;不纯的蜂蜜闻起来会有水果糖或人工香精味,有的还会有异常香味。如蜂蜜出现酸味并表面有泡沫,很可能已发酵,不宜食用。
蜂蜜的黏稠度与其水分含量有关,一般认为浓稠的蜂蜜质量更佳。挑选蜂蜜时,可将瓶子倒置,观察蜂蜜往下流动的速度,如果流动缓慢表明蜜黏稠。纯正的蜂蜜口味醇厚,绵软细腻,入口后回味长。不纯的蜂蜜则会甜味单一,无浓郁芳香味,甚至带有苦涩味。
蜂蜜结晶属正常现象。蜂蜜结晶主要与葡萄糖含量有关,葡萄糖含量越高越容易结晶。有些葡萄糖含量高的蜂蜜在储藏时容易结晶,这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此外,低温储存会加速蜂蜜结晶,所以建议消费者在室温密封条件下储存蜂蜜。